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55 章





李世民還讓他帶醫學生去巡療!




他覺得他們江夏郡的醫學生都已經學了這麼多年,也可以巡療起來了。




李長生:“……”




知道了,這李世民也是個不靠譜的。




既然人家都給了,李長生也沒有非讓霍善還回去,只是心裡總有種不好的預感。




感覺還會有人給霍善塞醫官印。




畢竟給個醫官對許多人來說還真不是什麼高官厚祿,除了對醫術有要求以外別的都挺隨意,歷朝歷代不少民間醫家都曾因為給達官貴人治了病而一躍成為御醫。




霍善又把李世民提議多朝聯合開發新技術的事講給李長生聽。




李長生在江夏郡這邊主要管著墨家諸事,這些年來墨學院也招收了不少新鮮血液。只是霍善每次跑出去溜達一圈就繪聲繪色講起各方見聞(並提出自己也想要),他們所有人全力投入研究都有點忙不過來。




比如他有次見了別人的蒸汽機,回來問他有沒有辦法弄出來;沒過多久,他又說有種內燃機……




跟不上,根本跟不上。




蒸汽機這種外燃機倒是現有技術下能夠實現,因為它的原理非常簡單,而且




在霍善見到蒸汽機的那個時代就連火車機頭的構造都已經公之於眾(霍善回來的時候講的是“師父(),我想要火車)。




蒸汽機的作用就像是燒開水?(),火在底下燒,水在上面沸騰,產生大量的蒸汽,而這些蒸汽可以推動連桿帶動相應的機器運作。




經過瓦特改良後的蒸汽機,很快脫離了原本比較單一的煤礦產業,迅速推廣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去。




這東西挺能省人力牛力馬力。




就是比較廢燃料。




對於煤礦資源不發達的地區,還不如多僱幾個人。不過江夏郡這邊倒是可以小小地奢侈一把,因為這邊的礦藏資源還是很豐富的,這玩意可以代替人力去做一些相對危險的工作,尤其是煤礦開採上是非常適用的。




李長生這兩年都在琢磨這件事。




要像霍善說的那樣修一個連通整個大漢的火車網絡,目前肯定是做不到的,但弄清楚原理以後修一點給霍善玩玩完全沒有問題。




反正除了霍善外肯定還會有很多好事者想體驗一下坐這種大塊頭的感覺,到時候運行個一年半載肯定就把投入的製造費用給賺回來了。




既然李世民都提出了多朝聯合研發,那李長生肯定也是沒意見的。




光靠霍善去別人那兒瞧瞧成品,想讓這些新鮮事物順利落地其實挺不容易的,比如平板玻璃的製造項目就遇到了不少技術瓶頸。




明明只是那麼簡簡單單一塊透明玻璃,愣是從塑形到切割都需要考慮良久,難怪一直到袁枚那會兒大清都還得花大價錢從洋人那裡採購這玩意。




真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大規模生產的條件。




有人願意多提供點摸索經驗,對他們來說當然是件好事。




李長生道:“那就按你自己的想法去辦。”




霍善得了李長生的準話,邊溜達去找他叔霍光邊在交流群裡彙總一些亂七八糟的待研發項目。




全都是他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來,但是他在外頭見過的新鮮事物——有的他知道原理,有的他不知道,反正先掛出來給大家瞅瞅。




好東西當然都要扒拉到自己碗裡!




交流群最方便的就是隻要你腦海裡有相關內容,統統都可以整理成冊發到群裡,霍善就是這樣從蘇軾他們那兒收到許多亂七八糟的書。




眼看馬上到霍光辦公的衙署了,霍善才意猶未盡地發了最後一句話——




【群主】霍善:先發這些,你們自由領取,量力研發!




李世民這個倡議人自然是第一個冒頭接收文件,接著接著他就發現……接不完,根本接不完。




看來這玩意還真得量力而行。




其他人也陷入了長久的無聲領取狀態。




唯有霍善這個硬生生用文件海洋把群給炸了的傢伙,一點都不覺得自己幹了啥了不得的事。




他已經開開心心地抱著琵琶來到霍光面前,問他要不要聽自己彈個琵琶。




霍光:。




所以琵琶是什麼




()?




霍善一向是不用等人家回應的,一屁股坐到霍光對面就給他演示起來。




霍光微訝。




這個可以抱著走的樂器,彈出來的調子居然還挺好聽。




等霍善演示完了,霍光也接過去試了試。然後發現……根本不成調。




看來還是需要點技巧的。




霍善給霍光介紹完琵琶,就問霍光今年能不能辦個鬥樂大會,他們正好可以多聽聽江夏郡的特色歌兒。




有需要的話他也代表他們府衙登樓出戰!




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