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311 章

元稹問起霍善到底從哪得知這事兒。




霍善實話實說:“聽說是你們一同僚講的,說不準你還認識!”




《唐國史補》的作者李肇,《唐書》裡沒有傳,有人考證他元和年間出仕,一直幹到二十年後還在當官,可見他很可能跟元稹見過。




這書開頭第一段寫的就是元魯山自乳兄子的故事。




可見唐代人寫書,也知道把最讓人感興趣的內容放在最前面!




只不過對於唐代人而言,私修國史是犯忌諱的,所以李肇若是人在長安的話應當不會把自己的書稿拿出來給人看才是。




所以霍善只提了李肇,沒有提別的東西。




元稹一聽,李肇,這人他好像還真有點印象,似乎今年才被貶去當將作少監。




被貶的理由是他舉薦過一個叫柏耆的將領,而今年這位將領因為爭功殺害了別人麾下大將,事情鬧到了御前來,李昂見朝中群情洶湧,只能把他給賜死了。




李肇因為曾經當過柏耆的舉薦人也受了這事兒的牽連,不再有機會在御前當值。




這恰好是元稹回京前兩二個月發生的事,是以他雖聽聞過此事,卻還沒與李肇見過面。




沒想到有的人平時看起來不太起眼,私底下卻在背後偷偷傳播這些東西!




翌日雪都化完了,天氣也開始放晴,李昂積極召集群臣上朝,想找點事情鍛鍊鍛鍊自己識人用人能力。




將作監雖然管的是工匠,時常被人瞧不起,但也算是正經朝廷衙署,早朝這日李肇這個將作少監還是要來的。




李肇過去和元稹沒什麼交情,他在自己寫的《國史補》裡頭還暗搓搓點評元稹等人,說元和體指的就是他們幾個抱團的,在寫詩方面天下讀書人“學矯激於孟郊,學淺切於白居易,學淫靡於元稹”。




可見文化人哪有不愛對別人指指點點的,元稹他們議論李杜,其他人自然也議論元白。




李肇自認為自己平時非常低調,從來沒有在其他同僚面前表露什麼不該表露的情緒,可今天也不知怎麼回事,他才剛入列沒多久,就發現尚書左丞元稹特意繞到他們這一班。




甚至還往他身上多看了幾眼。




上早朝時每個人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全按照自己所在衙署以及官職來排列,元稹雖不認識李肇,卻可以憑藉將作監這邊的位次猜出哪個是他!




沒錯,就是他,李肇!




私底下寫書八卦官場同僚和官場同僚的傢伙!




元稹覺得自己將來得空了,也得把自己記得的趣聞逸事給記一記,若是都叫旁人來寫的話豈不是很容易為旁人左右?




正好有從蘇軾那邊學來的新式裝幀,到時候正好可以把寫好的新文章裝訂成冊。




元稹不知道的是,所謂的新式裝幀很快就不新了。




他們家皇帝陛下李昂現在也拿到了許多可以推而廣之的新項目,正琢磨著找誰來負責呢,就聽霍善他們討論起剛走馬上任的將作少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