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的歷史趣事 作品

小托馬斯斯當東:戰爭不可避免


  在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過程中,有一個人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的名字叫小托馬斯斯當東。

  小托馬斯斯當東(sirgeorgetho

  除此之外,他還著有《中英商業往來札記》《1816年英國使團訪京紀實》《論中英關係及其改善之進言》《英中商務考察》以及譯著《異域錄》等。

  他與henrythomasColebrook(亨利·托馬斯·科爾布魯克)共同創建英國皇家亞洲學會。這使他成為英國漢學史上一位知名的漢學家。(《英國漢學史》)

  小斯當東還積極推動英國的漢學研究。在他的努力下,英國倫敦大學大學院和帝國學院聘請教授,開設漢學課,專門教授漢學課。他由此被譽為“英國漢學之父”。

  此時的小斯當東,對於中國已經從最開始的嚮往變成了精通,他期待著自己能有一個機會,去完成當年馬戛爾尼勳爵和父親沒有完成的使命。

  終於,在1816年,英國再次派出使節前往中國,這次的大使是威廉皮特阿美士德勳爵,為了避免重蹈馬戛爾尼無功而返的覆轍,他需要一位富有中國經驗的英國人作自己的副手。

  小斯當東當然是不二人選。

  在此時,中國也不再是康乾盛世的時代了,乾隆皇帝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帝國給了嘉慶皇帝。

  而嘉慶皇帝的命運似乎遠不如他的祖先,剛剛上臺,中國就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白蓮教起義。

  為了鎮壓這場起義,嘉慶朝前後耗費了數億多兩白銀,從此清王朝陷入財政虧空的困境。

  但是,嘉慶皇帝此時依然沉浸在自己天朝上國的美夢中,他對於西方世界所發生的的一切,並不知情。

  此時的英國剛剛贏得了反法戰爭的勝利,在整個西方世界已經所向無敵。

  而即將完成的工業革命更是把英國變成了世界工廠,渴望世界市場的英國人比23年前更加迫切想打開中國的市場。

  儘管有馬戛爾尼的前車之鑑,他們依然希望能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只是,這一次,使團比馬戛爾尼遇到了比之前更加糟糕的經歷。

  就是在嘉慶年間的1816年,小斯當東隨同英國使團參加了英國另一次對中國不成功的出使。這次出使徹底斷了英國人通過和平手段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念頭。1817年後,他返回英國南漢普頓,成為下院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