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元朝末年 作品

第422章 危機漸起

  但目前蘄州的情況非常不妙,徐壽輝在與另外一名元帥倪文俊的鬥爭中佔得了上風,等到徐壽輝收拾了倪文俊,那麼他自己就是下一個目標,這個時候能夠尋找一位強力的外援,對陳友諒乃是雪中送炭的大好事,張皓不偏不倚,符合這一個強援的特點。

  於是陳友諒將張皓的信箋按下不發,同時也沒有將送信的使者趕走,可見陳友諒的矛盾之處。

  坐在下首的張定邊已經接到了潘元紹的書信,書信中潘元紹既沒有通過敘舊讓張定邊記起潘家的恩惠,也沒有說起他們兩個人的授藝之恩。

  潘元紹只是羅列了現在的情況,以及陳友諒的處境,雖然各位其主,潘元紹的分析鞭辟入裡,讓張定邊大點其頭。

  張定邊粗聲問道:“元帥,還是沒有下決定嗎?”

  陳友諒點了點頭,裝作不經意地問道:“看來定邊也受到了來自高郵的書信?”

  張定邊大大方方地承認道:“是高郵樞密院副使潘元紹,曾經我在揚州潘家落魄的時候,與潘元紹有過一面之緣,指點過他的槍法,我自己也受了潘家一些恩惠。”

  陳友諒笑道:“我竟然不知道還有這段逸事。”

  張定邊說道:“這些都是私情罷了,到了戰場上,就是各為其主,那還顧得了那些,只是心中潘元紹所說頗有道理,我就把信箋拿了過來,讓元帥參考一二。”

  陳友諒猶豫道:“這個不好吧,畢竟是潘元紹給定邊的私人信箋。”

  張定邊直接將信箋拍到了桌案上面,說道:“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元帥請看。”

  只是簡單的動作,就能看出張定邊的不簡單。此人雖然是天下第一武將,卻粗中有細,只是幾句話,不僅打消了陳友諒的顧慮,也更加贏得了陳友諒的信任。

  陳友諒便不再管其他,拿起潘元紹的信箋,看了半響方道:“潘元紹此人,帥才也。”

  張定邊點了點頭道:“老張當時就看出來這是一個好苗子,要不然也不會指點他槍法。”

  陳友諒嘆氣道:“我也知道此時和張皓聯合很重要,但就是別不過這個勁來,我現在還沒有想明白張皓佔據黃梅到底是何居心?黃梅那裡是不是有著我們不知道的秘密,所以張皓才會不顧一切地拿下這個易攻難守的小城?”

  張定邊嘆氣道:“主要是我們失了先手,再想進攻已經來不及,聽說大周的軍隊源源不斷地被送到了黃梅,這個時候我們即使有想法,也只能另尋良機,而且用我們的有生力量和張皓火併,豈不是平白讓徐壽輝坐山觀虎鬥。”

  張定邊直接稱呼徐壽輝其名,足可見陳友諒和徐壽輝的關係惡劣到何等程度。

  陳友諒陰鷙的臉上閃過一絲冷笑,說道:“他能做初一,我就能做十五。且看咱們誰能笑到最後,今日就看在定邊的面子上,暫時與張皓虛與委蛇,等到時機成熟,咱們再找回場子。”

  張定邊說道:“理當如此,還有不是還有引起鷸蚌相爭的計策嗎?”

  陳友諒擺了擺手,不讓張定邊說下去......

  常熟。

  本來隨著臨近年尾,張士誠所部和方國珍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少,戰士們逐漸偃旗息鼓,準備安安生生地過上一個春節,明年的仗明年再說。

  但是越是臨近年尾,兩方之間的摩擦慢慢地多了起來,今天不是你的斥候跑到了我的地界,明天就是你的冷箭射傷了我方精兵,呂珍麾下的周軍動作頻頻,不斷挑釁著方國珍所部。

  與常熟毗鄰接壤的是方國珍控制的長洲縣城,方國珍賴以信任的大將李德孫駐守在此,領兵三萬,與大周軍神呂珍在此對峙。

  李德孫這幾天被周軍騷擾地煩不勝煩,只聽見李德孫在帥府中咆哮:“他孃的,呂大棒槌在搞什麼么蛾子,好好的年不過,沒完沒了是不是?”

  手下謀士龐朋揚聲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元帥還需要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