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雄性不育系

 但更多人的關注點卻不在這裡。

 現在他們什麼也不想,只想按頭虞美人,快點繼續講事情的後續。

 四年的時間都不順利,是不是說明第五年就順利了。

 趕緊的,麻溜的,繼續講。

 看見我們眼中對知識的渴望了嗎,別逼著我們跪下來求你啊,可惡。

 ……

 虞美人也知道,跑題什麼的,一點點就可以了。

 而且講袁爺爺的故事,跑什麼題。

 於是,也不猶豫,麻溜的迴歸正題。

 [我們剛才說,在對於雜交水稻的研究這一方面,四年時間,袁隆平都沒有什麼突破性進展。

 大家聽著可能覺得很失望,覺得,啊,怎麼會這樣啊,怎麼會有這麼多波折。

 但大家仔細想一想,我們講李振聲院士的時候,他研究出不懼怕“條繡病”的小麥,也是整整用了三十一年的時間。

 說到這個,只是想要告訴大家,科研的道路肯定是要走,但這條路並不是那麼好走。

 選擇這條路的人,是要有會經歷挫折的準備的。

 更是要有,即使幾年看不見成果,也要堅持的恆心。

 雜交水稻沒有進展的四年,並不是因為袁隆平什麼也沒有做,所以沒有進展。

 事實上,在這個時期,他也一直在稻田裡忙碌著,這個期間,他一直重複實驗,失敗,再實驗的過程。

 一直在努力,從未想過放棄。]

 虞美人這話說得極其認真,對於科學家,如今種花家的年輕人,誰又能不敬佩呢。

 真要說,虞美人還在小學的時候,老師問班裡人未來的夢想是什麼,同班同學有多少回答,未來想要成為一個科學家。

 其中包括虞美人自己。

 雖然虞美人自己沒成,小時候說想要成為科學家更是隨大流,更不知道班裡其他人成沒成。

 但不耽誤她對科學家,對這些也許並不十分有名,但絕對十分厲害的英雄們表達尊敬。

 她希望各朝代眾人在瞭解袁爺爺的偉大時,也知道袁爺爺背後千萬倍的努力。

 是以,虞美人說這話是極其認真。

 認真到讓各朝代眾人都能察覺到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