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1932章 營銷就是錯上加錯

  雙方的理念不同,但過程上有了一致性。

  沈向陽馬上佈局,開始行動。

  周不器為了表示出對這個項目的重視,就跟著他一起去了英國,先去跟牛津大學的團隊交涉。

  大學的科研團隊實力,花費是挺少。

  可是要論硬核實力,肯定還是沈向陽手底下的那些高薪聘請來的全職Ai科學家團隊更厲害,也能夠更專注、凝聚力也更強。

  紫微星要啟動Ai圍棋項目“rokid-go”的計劃,很著急,不能拖。

  沈向陽深知這個道理。

  所以,這時就不要從零開始摸索了。

  直接去接手半成品的項目就行了。

  先調研一下牛津的團隊的項目,再去港大研究一下他們的項目進展和技術成果,然後……紫微星這邊就會出一筆錢,把這個項目直接買斷!

  買斷了項目之後,大學團隊就會由主力軍變成輔助兵,沈向陽手底下的Ai團隊會接手這個項目,重點發力、重點攻克!

  要不惜代價地完成周大老闆佈置的任務!

  周不器花了三天時間,跟著沈向陽和他的三個助手科學家一起,從倫敦飛到了港島,分別見了兩個大學團隊。

  然後就確定下來了。

  紫微星會出資170萬美元,把兩個半成品項目都買下來。同時,沈向陽這邊則會親自帶隊,成立一個全新的名為“rokid-go”的課題組,要以核心任務的勢頭把這個項目做起來!

  接下來,周不器要回首都,沈向陽要趕緊去硅谷解決這件事。

  在離開之前,沈向陽還有些猶豫,“項目名字,真叫rokid-go?”

  “啊?”周不器有些好笑,“你有別的什麼好主意?”

  沈向陽道:“感覺有點不倫不類。”

  周不器不這麼認為,“rokid現在搭載在Aster4裡,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公眾名氣,是一款很有知名度的Ai產品。”

  “我的意思……有沒有必要叫rokid-weiqi?”

  “沒必要,這是一款世界級的產品。做營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產品的公眾基礎認識,要選擇迎合而不是挑戰,‘weiqi’不是一個大眾名稱。”

  周不器要做Ai圍棋產品,是為了開發全球市場,而不是國內市場。

  圍棋的英文有好幾種說法,“weiqi”是一個,不過這不常用,是國內為了文化輸出搞出來的一個詞;西方人最常用的單詞是“go”。

  圍棋是中國發明的,後來傳到了韓日。

  日本把圍棋敬如神明,出現了各種信仰學派,用一個古老優雅的漢字“碁”來指代圍棋。“碁”在中文裡,就是圍棋的意思,發音同“棋”;在日文裡,也是圍棋的意思,發音同“高”。

  後來,是日本把圍棋推廣到了西方世界。

  他們的文化輸出能力比國內強,影響力更大,久而久之,除了中日韓等幾個早期國家各有叫法,全世界對圍棋的稱呼都變成了“高”,變成英文,就是“go”。

  做產品營銷,最大的忌諱就是去挑戰公眾的認知。

  事實跟公眾認知相悖了,怎麼辦?

  改變事實,去迎合大眾。

  因為這個世界是有10%的精英在率領90%的烏合之眾,這90%的烏合之眾才是賺錢的主要群體。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沒必要為了向這90%的人傳遞正確的事實而去挑戰他們的固有認知,導致自身的賺錢能力不足。

  這就跟製作好萊塢商業電影、寫網文一樣,誰想賺大錢,就不能充滿正義感的承擔道德責任,要枉顧現實的營造出一個虛幻的認知假象,去不斷的去討好消費者,比如正義終會戰勝邪惡,比如好人總會有好報。

  哪怕一些事情是淺薄的是錯的,也要讓他們錯上加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