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之巔 作品

第2804章 真的是世界首富


                 國內本來就有很多新能源領域的政策扶持和產業補貼,電動車也都包括在內。不過,此前的國產電動車,還都停留在老式電動車的框架之內,儲能低、速度慢,效率低、體驗差,也就是搞搞老頭樂還行。

  可是特斯拉完全顛覆了電動車的概念,打造出的是超級跑車、高級轎車之類的純電的電動車。

  尤其是電池。

  把那種一噸重的電池放在車上,即便只是簡單的組裝起來,也需要很複雜的組裝工藝才行。這種電池組裝的專利,看似沒有技術含量,在行業初期卻很有價值,不管你是圓柱式電池還是刀片式電池,裝到車上的原理總歸是大同小異。只要專利公佈,就可以讓同行在產業初期極大的降低試錯成本,可以節省幾十億幾百億。

  關鍵問題就來了,如果要對這個產業給予補貼,多大的力度?

  當然是希望越大,力度就越大。

  如果周不器真的能夠打破技術上的壁壘,讓電動車產業透明化了,隨便幾個沒搞過汽車生產的人都能參與進來造車了……那對國產汽車來說,就是真正的春天!

  在座的這些車圈大佬,都是國內汽車行業裡的話事人。

  這裡就會存在一些利益衝突了。

  因為他們做的都是傳統的油車,對周不器的一些策略和建議持懷疑和否定的態度一點都不奇怪。就像國外的豐田、本田、大眾、寶馬、福特之類的汽車巨頭,對特斯拉都是持否定態度。

  國內的這些傳統車企,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當然也是持否定的態度。

  不過,這裡有一個最大的區別。

  就是國內有一定的制度上的優勢,這些企業都是國企,除了要謀求企業自身的利益之外,有一個更大的要求就是要謀求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在國家利益面前,企業利益可以忽略不計。

  電動車產業如果做起來了,這就是最大的國家利益!

  即便建國初期的那幾十年忽略不計,國內的傳統油車產業也發展二十多年了,卻始終都無法走出國門,競爭力很弱。如果不是有貿易壁壘的限制,以及對外國汽車苛以重稅,這些國產車可能連一輛都賣不出去。

  水平實在太低。

  就像蘋果和三星手機,進口到國內來,只需要支付正常的關稅即可,根本不需要存在什麼產業上的貿易保護,因為國產手機足夠的強,根本不需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