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紅湯 作品

第 319 章 棉被做成


門打開,隋玉和農監一起進去,棉線纏成一個軲轆一個軲轆放在架子上,她拿下一卷線找到線頭扯開。於她來說,這種棉線有些粗,但對農監來說很是驚豔,比蠶絲粗,比麻繩細,還不易斷,而且手感摸上去柔軟不扎手。




“好。”他激動道。




“這些你拿走。”隋玉說,“要是織毀了,責任在你。”




農監沒生懼,他用麻袋裝走一百斤棉線,牽著毛驢馱走了。




“吃飯了嗎?”趙西平問。




隋玉搖頭,“在油茶鋪子被他逮到了,匆忙喝了碗油茶就回來了。”




“有個商隊明天要走,翠嫂在忙著蒸包子,你去吃點,晚上讓人宰兩隻雞燉罐湯。”趙西平說,“農官之前跟陳老見過面,說了什麼我也不知道,你想知道你去問陳老。”




隋玉搖頭,“既然已經有結果了,過程我就不好奇了。”




“姐,剛出鍋的酸菜雞蛋包子,快來吃。”隋良已經吃上了。




隋玉吃飽喝足洗個澡洗個頭,換洗乾淨,她倒床就睡,一覺睡到天黑。




養足精神,隔天一早,隋玉又忙開了,她請來木匠,讓木匠用打磨光滑的木板做個六尺寬七尺長的木框,再比照著尺度鑽孔,鑽出來的孔隙裡塞上光滑的木條,這個最後成型時宛如是四根木耙嵌在一起。




做這個東西不復雜,但工序麻煩,尤其是她要求的精細,木框做成兩天過去了。




這期間,五個僕婦又絞出十斤的棉線,隋玉拿來棉線開始繞著木框上插著的木栓做棉線網。




上輩子她上初中的時候,她奶的身體快不行了,老人家死前惦記著給她準備八床新棉被做嫁妝。初二的那個暑假,她跟著老太太揹著棉花去趕集彈棉花,也就那一次,她大概瞭解到棉被是怎麼做成的。




棉線繞成經綸網,先是橫著排列再豎著排列,最後斜著再繞,棉線都用了一斤,織成的布拿去篩土都不會掉灰。




絞去棉籽的棉花稱十二斤鋪在網床上,隋玉拿來找木匠做成的大弓,讓二黑扛著彈棉花。




“牛皮弦粘上棉花,你用這個木錘刮皮弦,對,就是這樣,把棉花坨彈成絨子。”隋玉滿意了。




旁觀了多天的僕婦們用另一個木框開始織棉網,棉網織成,二黑也把棉花彈好了。




隋玉拿上棉線在蓬鬆的棉花上繼續繞線纏經綸網,之後用光滑的木餅把棉花壓了又壓,從木框上倒扣下來時,一床十三斤六兩的棉被做成了。




另一床棉被做成是十四斤整。




因為是要獻給貴人的棉被,隋玉用緞花錦做被面,交給農監的時候,她囑咐說用棉布或是麻布做被面,蓋在身上最舒服。




農監拿出織成的一匹鵝黃色棉布,說:“你再用這個裁做一個被面,獻上去的時候可以做對比。”




隋玉依言照做,待送走農監,她著手為自家人做棉被和棉衣,辛苦了一年,該輪到她享受了。




“玉掌櫃,你的棉被賣不賣?你開價,多少錢我們都買。”早就留意到這個動靜的客商們找上門。




“不賣棉被賣我二百斤棉花也行。”另有客商說。




“賣我一百斤就行,我不貪。”




其他人齊齊瞪住這個他,這個殺千刀的商隊怎麼還不垮啊?有這樣做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