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鍋鍋 作品

第二百二十九章 手帕交

轉天,聖人叫起大朝會。西征將士,一應撫卹、封賞,著禮部加緊辦理。又有因功晉升者,著兵部仔細勘核。

戶部尚書上奏,請發內帑二百萬以封賞有功將士,聖人準其所請。當是之時,朝野上下其樂融融。

偏生有禮部右侍郎出班奏道:“……西夷在各省起蓋天主堂,潛往行教,人心漸被煽惑,毫無裨益。請將各省西夷除送京效力外,餘俱安插澳門,應如所請,天主堂改為公所。誤人其教者,嚴行禁飭。”

聖人蹙眉,當即應允驅逐各地西夷傳教士。

本道此事就此了結,不料數日後,新任金陵知府奏報,有傳教士妄傳教皇之令,煽動百姓鬧事。

聖人大怒,曰:“中國有中國之教,西洋有西洋之教;西洋之教不必行於中國,亦如中國之教豈能行於西洋。如金陵誤入教之百姓等,愚昧不法,背祖宗,違朝廷,甘蹈刑戮而不恤,豈不怪乎!”

旋即敕令各地嚴查私自傳教之事,改天主堂另做他用,若遇冥頑不靈者,可格殺勿論!

聖命既下,隔天報紙便行刊載。

李惟儉用早飯時看到此節,頓時心下一動。暗忖,這不巧了嗎?巴多明那廝如今每日在榮國府左近晃悠,靠著小恩小惠收買榮國府僕役,雖至今無所得,卻矢志不移。料想早早晚晚得跟賈蓉那廝撞在一處,到時……嗯,須得將聲勢鬧得大些。

忠勇王回返京師已然五日,聖人准許其歇息一月,仍領內府大臣之職——聖人倒是想讓忠勇王入五軍部任大元帥,忠勇王自知不妥,連連推卻,聖人不得已方才罷了此念。

用過早飯,與傅秋芳交代一聲兒,李惟儉坐著馬車便往忠勇王府邸而去。此地距離王府不遠,行不多時便到了地方。

李惟儉下得馬車來,那太監陳福便笑眯眯迎了出來:“李爵爺何來之遲?王爺可是等爵爺好幾天了。”

李惟儉便笑道:“我這不是想著王爺方才回來,總要歇息幾日嗎?就沒上門攪擾。”

陳福就道:“見旁人自然要費神,見李爵爺自是不同。虧得李爵爺今兒來了,不然下晌老奴可就要去家中請李爵爺了。”

李惟儉笑著揭過此事,隨著陳福往內中行去。這王府廣闊,三路五進不說,後頭花園更是極為廣闊。

自西二府門入內,又過兩門到得一書齋,額匾題著‘拾趣齋’三字。李惟儉暗自思忖,拾趣?怕是識趣更為妥當。

都道伴君如伴虎,聖人屢屢抬舉,忠勇王都往後縮,怕的不就是好好兒的兄弟情意生出間隙嗎?

陳福入內通稟,便聽忠勇王渾厚的聲音道:“知道來了?讓他滾進來!”

陳福笑著返身將李惟儉引入內中,就見忠勇王正臨案提筆落墨,掃了一眼,李惟儉頓時暗樂不已,敢情王爺這兩筆字還不如自己呢。

心下腹誹,李惟儉當即躬身見禮。

丟下筆墨,忠勇王看向李惟儉道:“捨得來瞧本王了?”

李惟儉笑道:“這不是想著讓王爺多歇息幾日嘛。”

忠勇王吹鬍子瞪眼道:“本王又不曾七老八十,用得著歇息?還沒找你李復生算賬呢。那蟲草服用果有奇效,本王想著回程採買一些送與聖人,結果搜遍西寧方才蒐羅了二斤出頭。一問才知,敢情你李復生走的時候蒐羅了十幾斤!”

李惟儉乾脆悶頭不言語。

忠勇王樂了:“誒?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你就不說送些過來?”

李惟儉一攤手:“都送出去了,王爺就是想要也沒有。”

“你——”忠勇王頓時不知說什麼好了。

李惟儉則暗自思忖,不知為何忠勇王火氣這般盛。卻哪裡知道,此前聖人提了一嘴,繼而昨日忠勇王次妃也提了一嘴,話裡話外都道李惟儉是良配。忠勇王可是出了名的女兒奴,一想到寶貝女兒夢卿要嫁給李惟儉,這火氣頓時噌噌往上躥。

忠勇王沉吟半晌,決定不跟李惟儉計較,因是便道:“過幾日便要領銜武備院,復生心中可有定計了?”

“武備院自有規矩在,臣知之不詳,如今不好置喙。”略略停頓,又道:“王爺也知臣擅實學,因是想著不妨先著手將武備院動力盡數換成蒸汽機。”

“還有呢?”忠勇王自是不滿意。

李惟儉思忖道:“此番青海之戰,因連日陰雨,致使朝廷大軍困頓,皆因火銃、火炮不耐雨戰之故。因是臣有心研發一款不懼風雨的火銃。”

“哦?”忠勇王來了興致,道:“這倒是奇了,火銃還能不懼風雨?”

李惟儉一抖手,自袖籠裡掏出一物來:“王爺請看。”

忠勇王乾脆繞過桌案,探手將那物件抄在手上。仔細觀量,不過是個銅皮筒子,前頭還有個錐形鉛彈。

正納罕著,就聽李惟儉道:“臣想著,這爆竹點燃了丟水中也能炸,料想只要將水汽隔絕了,不就不畏風雨了——”

“廢話。還有呢?”

“是以臣想著乾脆裝個彈殼,將火藥封閉起來。”

“封閉起來又如何引發?”

“王爺再看。”李惟儉又掏出一物來,瞧著不過是指甲蓋大小的紙團,隨手朝地上一丟,啪的一聲清微炸響。

忠勇王眨眨眼:“是了,復生此前去過茅山,這掌心雷竟被複生學了去。”

“哈?”

李惟儉自是不知,這掌心雷宋代就有。大抵是道士用硝酸鹽混合雄黃之類的,用紙張包裹了含在掌心,打人身上嘭的一聲炸響。沒啥殺傷力,卻能嚇人一跳。

“王爺好見識!”含混過去,李惟儉便道:“這……掌心雷既然能炸,臣就想著放一些進藥筒裡,能不能引燃火藥?”

“嗯……”忠勇王一琢磨,這事兒說不定還真能成。頓時面上大悅,探手重重拍了一巴掌在李惟儉肩頭,讚道:“好好好,復生果然是個有本事的。旁的暫且放下,左右朝廷如今不缺銀子了。你專門鑽研此事,若果有所成,本王……也算沒白疼你。”

這話莫名其妙,李惟儉心下納罕,面上卻不敢表露,只道:“王爺過讚了,此乃臣本分之事。”頓了頓,又道:“王爺,如今膠乳應用愈發廣闊,非但車輪需要,連蒸汽機密封也要。”

忠勇王頓時皺眉道:“去年本王便行文瓊崖,命其加緊栽種了。只是膠乳樹長成非一朝一夕之事,只能等等了。”

橡膠樹要多少年方才算長成?李惟儉可等不得!因是他出主意道:“臣聽聞佛郎機所佔之地,廣有膠乳樹種植,內府何不與西夷海商訂購此物?臣還聽聞,如今西夷海商於我大順採買者多,能拋售者少之又少,若以膠乳壓倉,只要價碼合適,料想西夷海商必定趨之若鶩。”

忠勇王負手踱步思忖道:“有理。如此,本王過幾日行文各地鈔關處內府衙門,命其出面採買,以解燃眉之急。”

“王爺英明。”

忠勇王哼哼兩聲,停步轉身看向李惟儉:“可還有旁的事兒?”

“額……”

李惟儉正琢磨著忠勇王是什麼意思,就聽其道:“沒有就趕緊滾蛋,次妃跟夢卿去護著林姑娘去了,本王就不留你用飯了。”

“啊?”

……………………………………………………

榮國府刻下忙作一團。

一眾婦人,有誥命的都換了命婦服。因著來的是忠勇王次妃劉氏與永壽郡主,王熙鳳又腿腳不便,是以刻下在儀門後向南大廳裡候著的便是王夫人。

卻說昨兒下晌忠勇王次妃劉氏忽而下了帖子,只說感念李紈教導郡主,便趕在年前造訪一番。

得了帖子,上到賈母下到王熙鳳,一眾女眷無不狐疑不已。賈家素來與忠勇王並無往來,這次妃怎會忽而便要登門拜訪?

有按著字面兒理解的,便道定是珠哥兒媳婦李紈用心教導,忠勇王此番回返大為滿意,這才臨時起意打發了次妃前來登門;那王夫人卻想的多了些,聽聞永壽郡主剛好十多歲年紀,眼看便是豆蔻年華,與自家的寶玉年歲相當……莫非是自己銜玉而生這個,得了忠勇王府青眼了?此番登門,感念是假,相看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