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85 章





可惜天下人不肯學習我們英明神武的孝文皇帝,還堅定不移地相信儒家那套的必須厚葬以及超長孝期說辭!




尤其是這些年來隨著孝廉制度的推廣,厚葬之風更是蔓延到各個階層,寧願全家人吃糠咽菜也要給亡者籌備遠超於正常喪葬規儀的葬禮,以此證明自己是符合孝廉舉薦條件的大孝子。




不像我們墨家,從來都是薄葬支持者!




真要有不長眼的盜墓賊費老鼻子勁挖開咱墨家人的墳墓,浪費的是他們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時間!




已經把自家茂陵修了二十來年的劉徹:“……”




很好,又是感覺自己被指著鼻子罵的一天。




劉徹覺得自己修茂陵的想法沒什麼不對,如果能讓他選,他首選的當然是長生不老當神仙去;要是實在成不了仙,他也得保證自己死後能和生前一樣能盡情享受美好生活。




所以他先往自己的茂陵裡存點好東西有什麼不對?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真正的聰明人,應該考慮得比別人更長遠才是。




見劉徹一臉“朕的想法絕對沒有錯”的堅定表情,衛青從旁搭話:“按照我們大漢刑律,對於這種掘人墳墓的做法可是抓得相當嚴厲的,早便有規定‘發墓者誅,竊盜者刑’,和殺人以及拐賣人口同罪,一旦抓到就會處以極刑。摸金校尉這種官職,在大漢是不可能存在的。”




霍善來到江夏郡大半年,已經把刑律熟悉了大半。




聽衛青的意思是刑罰這麼重厚葬就是安全的,霍善頓時就來精神了,興致盎然地和衛青辯論起來:“如果處以極刑就能杜絕這些事的話,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幹殺人和拐賣的勾當呢?”




律法固然可以起到震懾罪犯的效果,可要是隻需要定個律法就能杜絕對應的行為,那無疑是不可能的。




發墓的犯人霍善目前還沒有接觸過,但殺人和拐賣的他還是碰上過的,有的是有預謀的圖財圖色、認為可以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脫罪,有的則純粹是怒氣上頭衝動殺人。




這說明哪怕是最嚴酷的刑罰也無法真正杜絕這些行為。




只能儘可能減少犯罪而已。




所以哪怕沒有摸金校尉,盜墓也是很可能發生的!




到時候就看誰的墓更遭人惦記咯。




衛青:“……”




劉徹:“……”




怎麼感覺這小孩說起話來這麼討打?




霍善感受到來自劉徹身上散發的危險氣息,二話不說起身拉著他爹表示他們要去日常巡城了,暫且失陪!




說完還暗示霍去病趕緊抱上他




跑路。




霍去病能說什麼,霍去病只能麻溜撈起娃跑了。




劉徹只覺霍去病這小子越來越不像樣了,以前多穩重一個人,有了孩子以後那是愈發往寵娃狂魔的方向發展了。




見父子倆一溜煙消失在門外,劉徹不免思量起霍善的話來。




大漢人都愛黃金,從貨幣、器皿到各種裝飾全都得用上金燦燦的金子才舒服,霍善的考慮也不無道理。




要是黃金都被那些個大孝子埋進他們父母的墓裡去了,市面上的黃金豈不是越來越少?一代兩代還好,要是代代人都這麼埋法,怕是連朝廷都沒金子可以賞賜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