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86 章





霍善聽後覺得有道理,又問劉徹有沒有經書之類的可以借給他。




劉徹繼續無情拒絕:“沒有,誰出門玩還帶經書。”




霍善一想,對哦,他出去玩也不可能帶這些東西。




既然劉徹根本不上套,霍善也無計可施,只能去找自家師父討道具去。反正金箱子可以不用真金的,只需要看起來金燦燦就好!




劉徹看著這小子一溜煙跑走了,不由跟旁邊的衛青討論起來:“總感覺這小子在憋什麼壞。”




衛青道:“就他那藏不住心思的性情,哪裡能憋什麼壞。應當是今天聊到了孝子應該事生還是事死,他才起了這樣的想法。”




他之所以找劉徹借金箱子,估計也是因為這種東西估計只有劉徹才有,尋常人哪個用得起金子來打造箱子?




劉徹道:“你不懂,這小子壞得很。”




作為一個有四十年作妖經驗的過來人,劉徹一眼就看出這小子沒憋什麼好屁。




衛青:“……”




知道了,你們果然是臭味相投。




另一邊,霍善找李長生說出自己的新想法。




想要搭個戲臺子演好多出戲!




給江夏百姓看,也給劉徹看!




李長生:“……”




也行,不就是搭個臺子,這事兒簡單得很。




府衙這邊積極聯絡當地俳優過來試戲,也算是給江夏郡的民間藝人提供一個正經表演舞臺。




而且這既然是嫘祖廟會,那肯定也是需要個展臺來展示江夏郡絲織品的。




小孩子本來就該開開心心玩耍,有個事情給他忙活忙活也挺好。




只是聽霍善說其中幾個發墓傳奇故事的原型都有茂陵的份,李長生還是忍不住叮囑道:“你可千萬別在陛下面前說漏嘴。”




霍善信誓旦旦地表示絕對不會。




李長生:“……”




他怎麼這麼不信呢?




接下來幾天,霍善都在接收蘇軾他們傳過來的戲本子。




在元曲盛行之前,民間和宮廷也是有那麼一批“戲子”的,秦漢時期他們被稱為俳優。




俳優之中有專門給人逗樂的,也有暗中在戲裡夾帶諷刺內容暗罵皇權、官府乃至於鄉紳豪強的。像劉徹就愛把東方朔帶在身邊解悶,有人認為劉徹就是把他當俳優來對待。




要寫後世那種文雅的戲文可能得精雕細琢,寫這種只需要對白足夠震撼人心、情節足夠引起熱議的命題俳優戲,對袁枚他們而言




()簡直小菜一碟。




霍善快速集齊幾份大夥一起修改出來的戲文,溜達去找司馬遷探討選角事宜。




沒錯,司馬遷目前在太守府中是管人事的。




碰上天子巡幸江夏郡這種大事,司馬遷每天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地在太守府幹活,晚上還要去關心自家隨駕而來的老爹吃得習不習慣、睡得習不習慣。




整個人都處於很緊繃的狀態。




到底還是個沒經歷過太多事的年輕人。




今兒一早,司馬遷右眼眼皮就一直跳個沒完。




不妙,不妙,似乎有什麼不好的事正在發生。




瞧見霍善抱著疊文稿過來了,司馬遷的眼皮就跳得更厲害了。




只是都迎面碰上了,司馬遷也不好轉身就走。




霍善做事一向不磨蹭,見到司馬遷後立刻拉著司馬遷讓他通知城中俳優過來試戲。實在湊不齊人的話,臨時拉幾個上臺後不會怯場的壯丁來也可以。